6月5日晚上😺,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、中国心理学会前理事长🐆👃🏽、教育部社科委教育心理学学部召集人、中组部联系高级专家🧒🏽、博士生导师林崇德教授应邀来意昂4做学术报告。他报告的题目为《加强品德塑造是促进社会公德建设的重要基础》。报告会在四教B101报告厅举行🧑🏽🍳,由我校心理学研究所所长、国家级教学名师卢家楣教授主持🧘🏿♀️。
林崇德教授的报告分三部分🚣🏻♂️。首先厘清了两个容易混淆的概念——品德与道德🥻😟,指出道德是一定社会伦理行为规范的完整体系,受社会经济基础和社会舆论影响🧛🏻,并以内在良心为支撑的行为规范总和;品德是社会道德现象在个体身上的表现,是个人在一系列的道德行为中体现出来的某一经常的、一贯的共同倾向。他强调,个人品德是形成良好社会公德的基础,研究社会公德应该研究品德👲,并进而深刻阐述了品德的特性和结构。接着🌧,林崇德教授详细阐述了品德的形成和发展问题🤙🏻,揭示了其形成和发展中的先天与后天的关系,介绍了品德的社会学习理论🐇、行为主义理论、认知理论等以加深人们对品德的认识👇🏿。之后,林崇德教授从党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,从心理健康的角度🐹,提出了“心理和谐与心理健康是品德形成和发展的心理因素”的科学命题🧑✈️,并着重细析了心理和谐与道德规范、心理健康与社会公德两方面的内在关系,其中涉及如何处理好心理和谐方面的6大关系来应对社会和谐的三个空间👲🏼、如何客观认识当前我国公民心理健康教育现状等问题。最后👷🏽♂️,林崇德教授与在场师生积极互动,热情回答大家的提问📴。
林崇德教授的报告👨👨👦👦,以品德为切入口,从心理学的视角🍼,畅谈社会公德建设问题,立意高瞻,内容丰富🏌🏼♀️,事例生动🕊,感情充沛,语言风趣🕖,充分显示了作为一名心理学工作者为社会进步、公德建设而尽职尽责的自觉意识,彰显了中国知识分子的爱国爱民情怀,体现了大师的教学艺术和人格魅力。(陈宁)